产品名称 |
鲫鱼苗,鲫鱼苗 |
面向地区 |
品种 |
鲫鱼 |
|
用途 |
种苗 |
产仔率 |
99% |
孵化率 |
98% |
成活率 |
98% |
养鱼的人都发现了,鱼要驯食才好喂养。有的养鱼朋友口哨一吹,或者打几个响指、拍几下手掌,鱼就游过来集中吃食了。这样的好处是,一个方面使每条鱼都能吃到饵料,另一方面能使我们观察到大部分鱼的吃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做出养殖策略的调整。
鱼塘一般要设置食台。鲫鱼是底层鱼类,要鲫鱼上到食台上吃饲料就需要驯食。购买鲫鱼苗种时要询问厂家是否已经训过食。但是,多数鱼苗繁育场可能没有食台,虽然鱼苗经过了驯食,但不一定会上食台吃食,所以还是需要驯食,况且鱼苗从原来的鱼塘换到了另外一个鱼塘,环境改变了,鱼塘的面积也更大了,也需要通过驯食来适应一下吃食环境。
投饵机自带驯食效果,这里我们就不说了,说说人工投喂驯食。放苗后的一周内,以食台为圆心,先在离食台五米远的地方撒料,撒料时用木棍有节奏地敲打桶、盆等器物,作为引导鱼苗前来吃食的声音。接着,以同样的方法,每隔3天向食台靠近1米的地方撒料,一直到鱼苗全部会游到到食台上吃食为止。
鲫鱼苗:
1、 池塘鱼苗类种,原则上饲养合适的鲫鱼种类才能促使鲫鱼的高产,现如今,市面上鲫鱼种类繁杂,根据调査显示,高背鲫是较为合适的饲养品种,它自身的生长速度快,容易饲养,市面上的异育银鲫与高背鲫长相相似,饲养者在购买鱼苗时,注意仔细分辨,高背鲫的头更短小一些,腹部呈现圆形状态;
2、 池塘鱼苗饲养密度,池塘鱼苗数量过多时会造成鲫鱼因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导致身长较小售价低廉,鱼苗数量过少会造成产量不高影响饲养者的收益,因此寻找合适的饲养密度是鲫鱼高产的,根据数据显示一亩鱼池也可以放养体重为30g左右的鱼种1400尾,或者放养体重为50g左右的鱼种1200尾,可适当搭配其余品种,是搭配鱼种的储量不得超过600尾;
3、 鱼苗驯养,在鱼苗培育阶段要进行驯养工作,减少饲养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进过驯化化的鱼苗能够在饲养员投喂饲料时上浮食,驯养过程中,要在喂养饲料中适当添加诱食剂,加快驯养速度,鱼苗密度大驯化难度小,反之驯化难度增加。如果鱼池中的饲养密度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减少池塘中的水量相对增加池塘鲫鱼密度,进而加快密养速度。
鲫鱼苗养殖方式选择与放苗,鲫鱼的养殖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苗种养殖、成鱼精养和混养:
1、鲫鱼水花一般在4月的中下旬入塘,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每亩可以放入水花10000-25000尾,到了年底就能养到每斤3-10尾的样子,亩产800-1200斤;
2、精养的鲫鱼,每亩在1500-2200尾,鱼苗大小平均每尾0.1-0.3斤左右,一般同时在池塘中搭配白鲢鱼,做调水作用;
3、混养的鲫鱼,每亩在800-1000尾,每尾大小为0.1-0.3斤,配合草鱼或者鮰鱼,草鱼、鮰鱼每亩放养100-500尾;
4、放养鱼苗,要注意塘内水温,水温过低,鱼苗容易,要控制水温在10度以上。
优点
它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
产量
到年底均重可达400克以
养殖要求
食性广,病害少,抗逆性强
优点
它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群体产量高,可在鱼塘中自然越冬,并且它为全雌性,不会在鱼塘中自行繁殖后代,生产速度快、体型美、适应性强、肉质鲜嫩。
产量
丰产鲫鱼种当年进行池塘混养或主养,到年底均重可达400克以上,生产速度和群体产量均优于普通鲫鱼25%以上。
养殖要求
丰产鲫的养殖同其它鲫鱼的养殖条件基本相同,对池塘环境的要求不高,食性广,病害少,抗逆性强。
鲫鱼,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
像小鲤鱼,形体黑胖(也有少数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也叫梭型),体高而侧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轮廓隆起,尾柄宽;腹部圆形,无肉稜。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鳃耙细长,呈针状,排列紧密,鳃耙数100~200。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体背银灰色而略带光泽,腹部银白而略带,各鳍灰白色。大的可达一、二斤重。栖息在柔软的淤泥中,能补胃。三、四月的鲫鱼肉厚而且鱼子多,味道鲜美。鲫鱼是鱼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根据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鲫鱼和鲤鱼在食性、生活习性上具有相似处,但二者也区别。鲫鱼似乎更像一个"小家碧玉"。鲫鱼有一个特性是它一次吃食少。但是,如果鱼要生长,就需要食物给它能量,况且它们时刻游动,也是消耗在不断消耗能量的,就更需要补充食物。
根据鲫鱼的这一特性,我们在投喂时可以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我认识的那位养鱼能手告诉我,他养鲫鱼时,鱼苗要投喂5顿,成鱼要投喂4顿。